开学临近,一场“身高大比拼”,你娃准备好了吗?
重庆市反邪教协会主办
"渝情渝理"
微信
"重庆反邪教"
微博
当前位置:首页>科普百科
开学临近,一场“身高大比拼”,你娃准备好了吗?
来源:科普中国 时间:2025年08月20日 10:48

暑假已接近尾声。这段时间里,你家孩子身高是否有所突破,悄悄长高了几公分呢?

开学在即,孩子们即将踏入新的校园环境,一场新的“身高大比拼”也将拉开帷幕。你是否担心,久别重逢后,曾经的同学身高突飞猛进,而自家孩子却黯然失色、望尘莫及?

1755660391840

别急,孩子暑假身高没长,往往和生活习惯“踩坑”有关。抓住最后半个月,及时调整,还能让身高“赶上来”!

暑假身高没长?可能踩了这3个“生长雷区”

1、作息乱了:生长激素“罢工”

暑假里,孩子熬夜追剧、睡懒觉成了常态,有的甚至凌晨1点才睡,中午12点才起床。而生长激素在夜间深度睡眠时分泌最旺盛(尤其是22:00-02:00)熬夜会让生长激素分泌量减少50%以上。长期“昼夜颠倒”,就像给身高增长按下“暂停键”,难怪半个月没见长。

2、运动少了:骨骼缺乏“刺激信号”

天气炎热,孩子宅在家里吹空调、玩手机,一天运动量不足30分钟。骨骼生长需要“纵向刺激”,比如跳绳、打篮球时的跳跃动作能激活生长板。缺乏运动的话,骨骼得不到足够刺激生长速度自然放缓,甚至停滞。

3、饮食“跑偏”:营养没补对,反而拖后腿

有的家长觉得暑假要“大补”,顿顿大鱼大肉;有的孩子则沉迷于零食、甜饮料,正餐吃不下。高油高糖饮食会导致肥胖,脂肪堆积会抑制生长激素分泌;而蛋白质、钙等关键营养摄入不足,骨骼就像“缺料的建筑”,根本长不高。

最后半个月追高计划:精准发力让身高“赶上来”

第一步:用“3个20分钟”重建作息,激活生长激素

生长激素分泌以来规律睡眠,最后半个月必须“强制调作息”:

20:30前洗漱:关掉电视、手机,用温水泡脚10分钟,让身体进入“放松模式”;

21:30上床睡觉:保证22:00前进入深度睡眠,小学生每天睡够10小时,中学生9小时;

7:00准时起床:不赖床、不熬夜、让生长激素分泌回归“昼夜节律”,这是追高的基础。

第二步:每天1小时“纵向运动”,给骨骼“发信号”

选择能刺激下肢和脊柱生长的运动,每天固定时间练起来:

黄金运动组合:跳绳(3组*100次/组)+摸高(2组*20次/组)+游泳/篮球(30分钟)。跳绳时脚尖着地,摸高时尽量伸展手臂和脊柱,这些动作能直接刺激生长板

运动时间选对效果翻倍:下午16:00-18:00,此时肌肉力量和骨骼活性最高,运动后生长激素分泌会比其他时间高20%

别让运动变“负担”:边运动边听歌、和家长比赛,让孩子在快乐中坚持,避免过度疲劳(运动后心率不超过120次/分钟为宜)。

第三步:饮食“纠错+补漏”,给骨骼“供原料”

戒掉3类“身高刺客”:

调饮料(可乐、奶茶):一杯奶茶含糖量≈8块方糖,会抑制钙吸收,换成温水、鲜榨果汁(不加糖)ps📢:能吃水果就尽量不榨果汁,新鲜水果还能增加饱腹感,控制食欲,减少摄入量,有助于减肥。

钙+VD:多吃豆腐、虾皮、绿叶菜(菠菜焯水后吃)补钙,每天晒20分钟太阳(上午9点前)补维生素D,帮钙“沉积到骨骼里”;

锌和铁:缺锌会让孩子食欲差,缺铁会导致贫血乏力,多吃牡蛎、瘦肉、动物肝脏(每周1次),让身体有能量“长个子”。

第四步:每天10分钟“放松拉伸”,给生长板“减压”

运动后或睡前做拉伸,能放松肌肉、舒展骨骼,避免生长板受压:

猫式伸展:跪姿,吸气抬头塌腰,呼气含胸弓背,重复5次,放松脊柱;

靠墙站立:脚跟距墙5cm,保持小腿肚、臀部、背部、双肩、后脑勺贴墙,双手自然下垂,每天站3分钟,矫正身姿,让脊柱“舒展生长”;(ps:不要过度挺腰,膝盖微曲,不要锁死!)

脚踝拉伸:坐姿,伸直双腿勾脚尖,双手够脚尖,保持10秒,放松下肢肌肉。

追高小贴士:用“小目标”激励孩子坚持

1、画身高曲线

每天在墙上记录身高,用彩笔标注“进步点”(如今天比昨天多跳绳10次),让孩子看到努力的痕迹;

2、家长陪练

和孩子一起运动、早睡,比如爸爸陪打篮球,妈妈陪睡前拉伸,家庭氛围能让孩子更易坚持;

3、避开“焦虑式催长”

别天天说“你怎么都不长个”,换成“今天运动后你看起来更高了”,正向鼓励能减少孩子压力,反而利于生长。

暑假最后半个月,是身高增长的“冲刺窗口期”。只要把作息调对、运动做够、营养补好,孩子的身高完全有可能“后来居上”。等到开学时,你会惊喜的发现,墙上的身高尺又悄悄往上挪了一截——原来抓住暑假尾巴,长高真的来得及!

相关阅读
渝ICP备2021001722号-1

渝公网安备 50010302001627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