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徐彬回答记者提问。第1眼TV-华龙网记者 李一鸣 摄
第1眼TV-华龙网讯(曹妤)如何引导更多群体参与到“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”建设中来?6月30日,在重庆市政府新闻办举行“扛起新使命 谱写新篇章”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(第十三场)——打造“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”新闻发布会上,市委社会工作部副部长徐彬作相关情况介绍。
徐彬表示,外卖快递小哥等新就业群体既是我们的服务对象,也是参与社会治理的重要力量,建好生活服务的“圈”,也要“圈”起社会治理的力量。市委社会工作部将以友好型社区建设为抓手,鼓励和引导更多社会主体参与建设“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”。具体来讲,重点抓好四个:
——突出党建引领。充分发挥社区党建联席会作用,搭建“渝里乡商”基层议事协商平台,引领带动社区党员、群众、商户、物业企业等参与社区服务规划、资源统筹、志愿服务等。加强党建联建共建,推行“社区合伙人”治理模式,动员企事业单位、爱心商家、社会组织等建立“伙伴关系”,为居民提供义诊、爱心理发、日间照料等无偿或低偿服务。
——突出需求导向。实施党群服务中心“亲民化”改造,建设20个“渝邻汇”社区综合服务体市级示范点,聚焦“一老一小”等重点群体,提供养老助餐、儿童科普、寒暑假公益托管等便利化、可及化服务。兼顾关爱快递员、外卖小哥、网约车司机等新就业群体,因地制宜提供歇脚休憩、饭菜加热、充电上网、AED急救等服务,有条件的可设置24小时便民服务站,暖心服务“不打烊”,让群众愿意来、方便来、喜欢来。
——突出队伍建设。选优配强社区工作者队伍,推行“全岗通”工作机制,将原有的多个办事窗口整合为2—3个综合岗位,“一站式”办理低保、临时救助等基本服务事项,释放更多力量到群众身边,了解群众需求,收集社情民意,开展议事协商,组织群众开展自我管理,自我教育,自我服务,实现服务群众“零距离”。
——突出数字赋能。基于“渝快办”打造“渝邻汇数智社区”应用,汇集社区党群服务中心、商户企业、公交站点、充电桩、停车位等便民数据,构建服务设施一图全览、居民自治一码参与、邻里资源一键分享等场景,实现数据互通、资源共享,搭建起社区内社会主体交流互动、共同参与的桥梁纽带。